海南海口:首个咸淡水产业试点项目启动实施

628
发表时间:2021-11-04 17:18

“我们所有的种植养殖都是着眼于科学研究,力求通过我们的试验能为当地的环境保护及海洋生态保护贡献力量。”8月31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的枷?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环保的气息扑面而来。在基地,通过以技术创新驱动生态农业发展,在这里得到了鲜明体现。枷?山现代绿色农业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张贵生原是一名媒体负责人,为了心中的生态环保梦,毅然扎根生态实践基地,从一个“门外汉”逐步探索内心中的环保“大世界”。

谈生态环保,张贵生满腔热情。行走在基地,“海水鸭稻鱼共生”模式让人耳目一新,组合式节能自动循环生态系统让生活污水得到了循环再利用,处理后的清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池里自由地游动。

据了解,针对生活污水、厕所污水和畜禽粪便等粪污水直排污染问题,创新基地发明了组合式节能自动循环生态系统及方法,能有效解决厕所粪污和畜禽粪污不能并入污水处理设施的难题,大幅提升人居环境。针对高密度养殖虾塘的污染问题,发明了组合式高位海水水产养殖生态循环系统及方法,实现海水、污水和污泥的循环利用,有效保护了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周边的生态环境。这2项发明专利有效解决了海水水产养殖和人居环境的污染问题。

作为海口江东新区重点乡村振兴项目,美兰枷?山现代绿色农业产业园首个咸淡水产业试点项目也已启动,在高位虾塘退塘转产的基础上,科学有序建设集农业研发、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冷链、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全力打造海口市首个咸淡水产业基地。

项目设计单位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项目紧邻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的滨海村庄中鱼虾塘曾星罗棋布,养殖产业一度让众多村民腰包鼓起来。但养殖技术落后影响了水体质量,也不利于红树林生态培育。生态治理是当前的当务之急,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据介绍,近些年来,为不断提高水产养殖产量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不少养殖户不断增加换水量以及投饲量,导致池塘负担逐渐增加,甚至超过了其自净负荷,池塘内粪便以及残饵数量的增加,导致池塘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破解传统养殖的痛点,枷?山现代绿色农业产业园项目以100亩高位虾塘作为试验示范点,创新运用塘中堆埂的方法种植耐盐碱高附加值的矮化椰子树等作物,埂下水沟采用养殖自然生长鱼虾的立体种养方式,提高了地和塘的综合使用率。再加上垂钓、养鸭拾蛋等文旅活动,经济效益可观。在一定间距内种植椰子树,以防御台风和水淹,这样既保护了沿海湿地,又增加了绿色植物风景。

“在成功种植100亩试验田的基础上,我们将以咸淡水产业为重点,探索实施海水鸭稻鱼共生循环系统。”张贵生介绍,咸淡水又名半咸水、微咸水、淡海水、淡盐水,是指淡水与海水混合的水。咸淡水产业包括水产,如咸淡水罗非鱼、咸淡水鲥鱼、咸淡水生蚝、咸淡水虾、咸淡水鸭、咸淡水鹅等,还有盐碱地里生长的植物,如稻谷、椰子、蔬菜、诺丽果、火龙果。

张贵生认为,海水鸭稻鱼共生系统是在传统稻田养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是天然的立体农业生产模式,能有效缓解人地矛盾,发挥“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节能”等多方面的作用,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可取得显著成效。海水鸭稻鱼共生系统可以一田多用,在同一块土地上既提供水稻又提供鱼肉和鸭肉,在这片稻、鱼、鸭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中,稻田养鱼、鱼养稻,稻、鱼、鸭三丰收。目前,该系统已经试验成功,下一步将着重解决种子来源和稻谷产量低两个问题,迈向规模化、产业化生产。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面积1000多亩,采用“政府支持+企业经营+农民参与”模式,带动村民就业与增收,为乡村振兴助力和增彩。项目规划了“咸淡水产业示范基地”“热带高效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基地”“现代农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区”“田园康养休闲文旅区”四大功能区,配套研究楼、实验区、专家楼、员工宿舍和民宿等设施,将建成集农业研发、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冷链、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体系。(经济日报记者 潘世鹏 通讯员 曹马志)

来源:中国经济网

水产政策
每周推荐
热点关注
远洋渔业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地址:广西北海市北海大道海富大厦F-27
E-mail:631121676@qq.com
合  作
业  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