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出了个“螃蟹镇”“横行”世界

214
发表时间:2020-11-12 10:19

公的1斤多,母的8两多,10月31日下午,宜兴市新建镇“螃蟹节”将颁出本地螃蟹界的“奥斯卡”:蟹王、蟹后。

  新建人养螃蟹是认真的。不仅拥有“生锋螃蟹”、“双湖牌”等多个知名品牌,这里的螃蟹还悄悄“爬”上了世界的餐桌,有江苏省A级大闸蟹出口企业,2019年获评“江苏省大闸蟹出口示范基地”。

  螃蟹,成为撬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大杠杆”,带动百姓增收致富,成为中国化纤名镇新建镇的又一张金色名片,而新建镇,也因此成了很多蟹迷吃货们心中的江苏“螃蟹镇”。

  生态好,小镇也有高科技

  江苏水网密布,江、湖、河、库、塘,五水并存,大闸蟹产量一直占据着全国的半壁江山。

  无锡农商协会河蟹分会会长、宜兴市生锋生态河蟹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储生锋透露,整个无锡市,大闸蟹养殖共15万亩,主产地在宜兴,约12万亩,而核心区就在新建镇。

  新建镇,属于西太湖流域,水域同时连通滆湖、长荡湖两湖,水质很好。

  俗话说,好水好草养好蟹。储生锋也是新建螃蟹养殖大户,他说这个小镇已经有着近30年的大闸蟹养殖历史,目前品牌已经挤进以阳澄湖大闸蟹为首的江苏螃蟹“第一方阵”。

  走进新建镇,放眼望去,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池塘,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金色跳跃。池塘边塑料布围挡的土岸上,不时有一只只“蟹将军”或散步或缩在一角晒起太阳,稍有风吹草动便竖起一对“大钳子”发出警告。

  这里的水很清。

  水至清则无鱼,潭至清则有蟹。螃蟹的长大,需要几次脱壳。一般要脱完五次壳体格才能“健壮”。储生峰说,要让螃蟹蜕壳顺利,必须具备:水温、溶氧、营养。怎么监测,他透露,现在都已采用物联网体系,实现高科技实时监测,确保螃蟹的“居住质量”。

  据介绍,通过电脑,只要坐在家,蟹塘有没有受到污染,水的pH值、水温等数据一目了然。如果发现水质变差,只要轻轻一点鼠标,就可以控制螃蟹塘中的增氧泵或者水车,轻松给池塘增氧了。

  喝着“纯净水”,住着“水晶宫”,吃着螺蛳、小鱼、小虾、南瓜、玉米、水草,“新建镇的螃蟹能不好吃吗?”储生锋笑言。

  品质好,“爬”上世界餐桌

  青壳,白肚,金爪,黄毛……新建镇出产的大闸蟹,只只个大膏肥、八爪挺坚,烹制后色、香、味俱佳,可谓鲜盖百味。每年入秋后都有大量食客慕名前来尝鲜。

  生锋生态河蟹,更是早早“横行”世界,“爬”上了老外的餐桌。

  说起自己的养殖经,储生锋说,首先要从“蟹宝宝”抓起,蟹苗品种一定要优良,比如长江一号、长江二号,其次一定要保证大闸蟹的生养环境,做到每只螃蟹都可以质量溯源。

  作为江苏省A级大闸蟹出口企业,储生锋1000亩的标准化的养殖池,作为样板,正在无锡市全面推广。

  “我们新建镇这边,大闸蟹亩产比较高,螃蟹吃的喂多了,就可能导致水体污染。”储生锋介绍,他的蟹塘采用的是循环水,即进出口水分开,同时通过微生物技术,把剩余的食料及螃蟹排泄物转化成有机肥料,确保蟹塘水草长得好,这样螃蟹肯定也长的好。

  不仅严控蟹塘内的环境,不乱用药,养殖外部的环境也要保证良好。他举例,比如投放食料的塑料袋等都不能乱扔,更不能现场焚烧,否则会产生二恶英,严重影响螃蟹质量,食用这种污染的螃蟹对人体不利。“还有螃蟹伤亡,脱壳时被鸟啄伤死掉了等等,我们也会捞出来,在固定地点深埋。导致细菌也是不好的。不说优质的,至少全部合格,满足消费者对美好食物的需求。”储生锋表示。

  从捕捞到销售,在生锋生态河蟹基地里,还有壮观的静养池,一格一格的,里面的螃蟹张牙舞爪,吐着泡泡,活力十足。“按公、母、重量、健康、残次分拣,静养,就是去掉螃蟹体外、体内的垃圾和细菌等的过程。比如蟹鳌毛里面有沙、泥,肚子里的残留物消化后,吐掉,清干净。储生锋介绍,螃蟹成熟的时候,喜欢在塘里转圈,带泥比较多,因此静养这一环也很重要,“一般只需一天。”

  据介绍,“生锋螃蟹”早在2016年就开始漂洋过海,远销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区,目前出口量在150多吨,年出口超600万美元。

  效益好,乡村致富新“密码”

  高品质的蟹,自有“流量”。

  线上、线下,新建镇的螃蟹很好卖,成为撬动该镇经济发展的“大杠杆”、带动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数据统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培育,逐步形成了超1000户蟹农、养殖面积超1.8万亩、年产值近2亿元的优势产业,并成功入围“宜兴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大批农民家庭通过养殖螃蟹走上富裕路,成为小康户。

  60岁的刁俊良,有300多亩蟹塘,对外承包了250亩,自己养殖50亩。已经拥有19年大闸蟹养殖经验的他非常自信,“我每亩蟹塘的纯利润最少3万元,今年的小目标是净赚200万元,绝不会低于150万元。”他直言,做工程不如养螃蟹,“虽然同样辛苦,但养螃蟹乐在其中。”

  他说,他的养殖决窍就是一定要保证水清,越清越好,“有时能看到螺蛳在走路。”他说现在螃蟹成熟了,每天晚上都要到蟹塘转两圈,看看,一转就是8公里。

  办过厂、开过车的新建镇村民储国庆也是一位养蟹好手,今年57岁,他有100多亩的蟹塘,雇了五六个工人,每亩的纯利润也能达到2万元左右。“我们养螃蟹是认真的,有时觉都不敢睡,要盯着……”

  相比种植水稻,新建镇很多大闸蟹养殖户都笑了,“这个没法比,一亩水稻收益差不多在1000元左右,螃蟹养的好,可以翻几十倍。”

  31日下午,储生锋、刁俊良、储国庆等都将带着“爱蟹”参加蟹王蟹后争霸赛,据介绍,公的基本都在1斤以上,母的也超8两。新建镇领导希望通过螃蟹节这种形式,将新建大闸蟹、新建特色农产品向社会进行推介,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增强群众致富能力。

  “山有百藏而不言,水润万物而不语。”相信新建镇的蟹“文章”会越来越有魅力。


水产政策
每周推荐
热点关注
远洋渔业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地址:广西北海市北海大道海富大厦F-27
E-mail:631121676@qq.com
合  作
业  务